財經及行業動態
頭部效應增強 租賃行業分化態勢漸顯
來源:安徽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作者:webmaster 時間:2022-06-06 15:50:33 瀏覽次數:205

近期,租賃行業的一組業務數據引起記者關注。據零壹租賃智庫統計,今年4月,共發生融資租賃業務2507筆,共涉及298家出租人。在這298家出租人中,前8家出租人的業務量就占據4月總業務量的50.9%,且業務集中度較上月進一步增加。

雖然一個月的業務數據并不能完全展現整個行業的業務集中度,但從中也可看出,資金密集型的租賃業具有一定的分化發展特點。

實際上,近年來租賃業已走上了調結構、謀轉型的發展之路。在推動減量增質的過程中,租賃行業分化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。以國有大行、股份制銀行系租賃公司為代表的頭部機構,已經牢牢占據主動位置,呈現出“強者恒強”的發展特點。

據《金融時報》記者觀察,頭部租賃公司無論是在資產規模、營收利潤等硬性指標,還是在多個創新業務領域的探索布局上,均領跑行業。

2021年租賃公司業績報告顯示,雖然頭部租賃公司總體發展速度有所減緩,但整體業務規模仍在持續增長,表現依舊強勁。

據《金融時報》記者不完全統計,2021年,遠東宏信、國銀租賃、交銀租賃的資產規模已成功跨越3000億元門檻,而金融租賃行業內最小的廣融達金融租賃,其資產規模僅為5.42億元。此外,還有3家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也不足100億元。

租賃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呈分化態勢。國銀租賃、交銀租賃、工銀租賃、招銀租賃、遠東宏信、平安租賃、渤海租賃、中航租賃8家租賃公司的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元,而在金融租賃公司行業內,有14家金融租賃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低于10億元,與頭部公司有較大差距。

有業內人士坦言,預計未來租賃行業兩極分化趨勢會愈發明顯,行業資源或將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。在市場細分領域逐步形成的穩固頭部企業,將帶動行業持續精細化發展,提升整體競爭力。

從行業內部來看,根據公司性質,我國租賃行業的參與主體主要是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。其中,金融租賃公司為71家。

金融租賃公司牌照稀缺,數量上雖不占優勢,但受益于強大的股東背景,資金實力明顯,與一般融資租賃公司相比,具有突出的融資渠道優勢和杠桿能力,競爭優勢明顯。經過近10余年的發展,金融租賃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,占據頭部競爭位置。

據租賃聯合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,截至2022年3月底,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60810億元,其中,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5100億元,業務總量占全國的41.3%。

據《金融時報》記者不完全統計,目前有11家金融租賃公司躋身資產規?!扒|元俱樂部”。除了國銀租賃、交銀租賃、工銀租賃3家老牌千億元級公司外,招銀租賃資產規模也破2000億元。此外,民生金租、建信金租、光大金租、華夏金租、興業金租、華融金租、浦銀金租等公司資產規模也在千億元級別以上。

從業務投向上看,頭部金融租賃公司在航空、航運及綠色租賃上均有較大布局,除此以外,金融租賃公司的業務投放主要還集中在水利、環境、公共設施和電力、燃氣等方面,這使得金融租賃公司的業務較為同質化,競爭更趨激烈。而在響應國家普惠金融、鄉村振興、“雙碳”目標的背景下,金融租賃公司在商用車、分布式光伏等細分領域發展勢頭也很強勁。如國銀租賃2021年普惠金融板塊資產規模大幅增長35.7%,中信金融租賃先后落地戶用光伏、車輛零售租賃業務,以零售租賃業務轉型為突破口,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。

不過,有業內人士坦言,雖然金融租賃公司實力強、開展業務規模大,但在較長時間內,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業務模式主要依賴于售后回租模式,業務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,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。

隨著國內融資租賃市場變化,行業正在從粗放式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,傳統通過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將愈發受到限制,在行業出清速度加快的同時,未來行業競爭格局將加速分化,專注深耕市場、在所在領域專業能力突出的租賃公司可能迎來新一輪機遇。

有業內專家認為,當前,租賃行業的交易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先獲取租賃項目,然后金融市場釋放資金的單一模式,通過搭建多層次金融服務共享平臺,形成合作體系的需求愈發明顯。在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,頭部租賃公司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頭部租賃公司通過夯實客戶基礎,優化結構,打造平臺化乃至生態化的租賃業務場景,擴大資產交易規模的同時構建業務“護城河”。

行業內已有租賃公司提出了平臺化戰略?!督鹑跁r報》記者獲悉,平安租賃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輪戰略升級,提出打造“產業租賃、數字租賃、平臺租賃、生態租賃”四張特色名片。據了解,平安租賃提出的平臺租賃是指抓住租賃本質,打造內核,豐富場景,構建交易平臺和賦能平臺。而生態租賃的精髓在于圍繞物件,打通產業鏈,構建生態,循環賦能。